自国务院李克强总理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号召,“双创”平台建设已过去三年时间。近日,工信部再次发布公文,为让大中小微企业能够各尽所能,调剂资源,国家出台了三年育植计划再次将“双创”平台建设提到风口浪尖上。
2017年8月14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《制造业“双创”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。当中提到,到2020年底,围绕“双创”平台要素汇聚、能力开放、模式创新、区域合作等四个领域分别培育100个试点示范项目,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“双创”平台普及率超过85%。同时,为促进“双创”平台建设,让大中小微企业能够各尽所能,政府出台三年行动计划,以推动企业创业创新要素数字化、系统集成化、业务协同化为重点,支持建设面向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上下游的“双创”要素汇聚平台。
所谓制造业“双创”平台,即是面向制造业与互联网全面融合需求,以工业网络、工业软件、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,以人、设备、技术、资本等制造要素的在线化和业务系统的集成化为基础,以研发、生产、孵化等制造能力的开放、交易为核心,以多方参与、高效协同、合作共赢的融通发展机制为纽带,推动企业生产制造全过程、全产业链、产品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创新的开放式平台。
展开全文
制造业“双创”平台成为带动制造企业提质增效,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,促进就业增长,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,成为培育壮大新动能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、变革生产关系,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、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强大引擎。
要想抓住“双创”下的契机,“姿势”很重要
2017年7月27日,在《制造业“双创”平台发展白皮书》发布会上,李克强总理指出,“中国大中小企业正在走一条融通发展之路,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,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。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是中国的优势所在,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牢牢抓住这一优势”。推动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,制造业“双创”平台是重要切入点,发挥大企业的旗舰引领作用和中小微企业创新活跃的特点,推动大中小微企业从以供应链为纽带的浅层次协同协作演化向依托“双创”平台的深层次融合融通演进,从而形成“大企业顶天立地、小企业铺天盖地”的发展新格局。
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
2016年12月,国家发改委批复批准建设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,是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。它依托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双创示范基地、中国铸造协会、行业骨干企业、金融机构等,产学研用协同,建立开放、共享的行业平台,打造“互联网+双创+智能铸造”的产业生态,实现跨界融合、跨区协同、垂直整合,集众智、汇众力,推进全产业链(包括:材料、工艺技术、人才队伍建设、智能装备、绿色制造、高端铸件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)变革。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将建立“互联网+项目”协同研发的机制,创建持续发展的新动能,助推“四新经济”;将建立“标准+示范”的智能转型推广模式,在行业企业集中区建立3~5个分中心,打造若干个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和示范园区,推进铸造产业转型,推动绿色智能发展。
资料来源:先进制造业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